通过观察兰花植株的生长状态来判断植料是否需要更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以下是从不同生长状态方面进行的详细分析:
- 如果兰花的叶片生长缓慢,新叶的数量明显减少,或者新叶的生长周期变长,这可能是植料中的养分不足或者透气性差导致的。兰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根部呼吸环境,当植料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时,叶片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例如,植料中的氮元素缺乏,会使兰花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减少,导致叶片颜色变淡、生长缓慢。 - 正常情况下,健康的兰花应该有规律地长出新叶。如建兰在生长季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叶萌发。如果发现新叶迟迟不出现,或者生长停滞,就需要考虑植料是否已经无法为兰花提供足够的支持,可能是时候更换植料了。
发黄或褪色:叶片发黄是兰花生长不良的一个常见信号。这可能是由于植料中的酸碱度不合适,影响了某些养分的吸收。例如,在碱性植料中,铁元素容易被固定,导致兰花缺铁性黄叶,叶片会逐渐变黄,甚至白化。另外,植料中的养分耗尽,如钾元素缺乏,也会使叶片边缘发黄。
叶片变薄或萎缩:当兰花的叶片变得薄而软,或者出现萎缩现象时,可能是植料的保水性能不佳,导致根系长期缺水。兰花的叶片需要足够的水分来维持细胞的膨压,保持正常的形态。如果植料不能提供足够的水分,叶片就会因为缺水而变薄、萎缩。此外,植料中的养分不足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因为缺乏养分,叶片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物质合成,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叶片出现斑点或病变:叶片上出现斑点、黑斑或其他病变,除了可能是病虫害引起的外,也可能与植料有关。例如,植料排水不良,导致根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容易引发根腐病,进而影响叶片,使叶片出现斑点、枯萎等症状。另外,植料中可能含有有害病菌或毒素,也会对叶片造成损害。
- 当兰花的根系开始从花盆底部的排水孔伸出,或者在花盆表面盘绕,这表明植料内部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根系的生长需求。兰花的根系需要足够的空间来伸展和生长,一旦空间不足,根系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另外,如果打开花盆发现根系在植料中相互缠绕,紧密地挤在一起,也说明根系生长空间受限。这种情况下,根系的吸收功能会受到影响,因为拥挤的根系无法充分接触植料,获取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 根系生长受阻还可以从根系的形态上观察到。如果根系的尖端变粗、变硬,或者出现弯曲、畸形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根系在植料中遇到了坚硬的障碍物,或者是植料的透气性差导致根系无法正常延伸。例如,植料板结后,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挤压,从而出现生长异常的现象。
根腐现象:根腐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发现兰花的根系出现腐烂,颜色变为褐色或黑色,并且质地变软,这通常是由于植料排水不良,积水导致病菌滋生引起的。健康的兰花根系应该是白色或淡黄色,有弹性。根腐会严重影响兰花的生长,因为腐烂的根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在处理根腐问题时,除了修剪病根外,更换干净、透气良好的植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以防止病菌再次侵染根系。
根系干瘪或萎缩:当兰花的根系干瘪、缺乏弹性,看起来萎缩时,可能是植料的保水性能不佳,导致根系长期缺水。或者是植料中的养分耗尽,无法为根系提供足够的营养。这种情况下,更换具有良好保水保肥性能的植料可以改善根系的健康状况。
- 兰花不开花或者开花频率明显降低,这可能与植料有关。兰花的花芽分化需要充足的养分,特别是磷、钾等元素。如果植料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兰花花芽分化的需求,就会导致开花减少或者不开花。例如,一些老的植料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中的磷、钾等营养元素已经被消耗殆尽,无法为兰花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形成花芽。
花朵变小:花朵变小可能是因为植料中的养分不足,无法支持花朵的正常发育。兰花在开花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来合成花瓣、花蕊等花部结构。如果植料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花朵就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变小。
花期缩短:花期的长短也受植料的影响。如果植料中的养分供应不稳定,或者透气性、保水性不好,会影响花朵的开放时间。例如,在花期,如果植料过于干燥,花朵可能会提前凋谢;如果植料中缺乏某些关键养分,花朵的开放过程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花期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