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兰花浇水的频率和量需要根据多种因素来确定,以满足其生长需求并防止因浇水不当而引起的问题。
- 不同品种的兰花对水分的需求有所不同。例如,建兰相对比较耐干旱,夏季可以每2 - 3天浇一次水;而墨兰喜欢湿润的环境,在夏季高温时可能需要每天浇水。蕙兰的根系较为发达,储水能力较强,浇水频率可以稍低一些,大约3 - 4天浇一次水,但每次浇水的量要充足,确保根系能够充分吸收。
温度和光照: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水分蒸发速度快。在气温超过30℃且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兰花的蒸腾作用加剧,需要更频繁地浇水。例如,在朝南阳台或室外露地种植的兰花,由于光照时间长、强度大,每天可能都需要浇水。
通风情况:良好的通风可以加快水分蒸发,使兰花周围的空气保持流通,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浇水后植料能较快地干燥,浇水频率可以适当提高;而在通风较差的环境中,如室内封闭空间,水分蒸发慢,浇水频率要降低,以免植料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湿度:如果夏季空气湿度较高,例如在南方的梅雨季节,兰花对额外浇水的需求会减少。此时可以延长浇水间隔时间,更注重环境通风,以降低空气湿度。相反,在干燥的环境中,如北方的夏季,除了正常浇水外,还可能需要通过喷雾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
- 兰花植料的透气性和排水性直接影响浇水频率和量。如果使用的是透气性好、排水快的植料,如松栗王、植金石、树皮等混合植料,浇水频率可以高一些,因为水分能够迅速通过植料排出,不会长时间积水。每次浇水可以浇透,直到水从盆底排水孔流出。但如果植料的排水性较差,浇水频率就要降低,并且要严格控制浇水量,防止植料积水。
- 在正常晴天且温度较高(30℃左右)、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一般每隔1 - 2天浇一次水。例如,对于一些常见的国兰品种,如春兰、寒兰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每2天浇一次水。浇水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免在中午阳光强烈时浇水,因为此时温度过高,浇水可能会对兰花根系造成伤害。
- 当遇到连续高温(35℃以上)且空气干燥的天气时,每天都需要浇水,甚至在特别炎热的情况下,一天可能需要浇两次水。可以在早晨浇一次透水,傍晚再根据植料的干湿情况进行少量补充浇水。同时,在这种天气下,还需要增加空气湿度,可以通过向兰花周围的地面、墙壁或空气喷雾来实现,但要注意避免叶片长时间积水,以免引发病害。
- 在阴雨天或者空气湿度较高(超过70%)的天气,要减少浇水频率。如果是短暂的小雨,且植料已经有一定的湿度,可以暂停浇水2 - 3天,观察植料干湿情况后再决定是否浇水。如果是连续的阴雨天,兰花基本可以依靠空气中的水分和植料中储存的水分维持生长,直到天气转晴,植料表面开始变干后再浇水。
- 每次浇水都要浇透,使水分充分渗透到植料中,到达兰花根系所在的位置。判断是否浇透的方法是观察盆底排水孔是否有水流出。但要注意,浇透并不意味着过度浇水,避免造成植料积水。对于小型兰花盆栽,每次浇水的量可以根据花盆大小和植料的特性来确定,一般使植料全部湿润后略有多余水分流出即可。
花盆大小:较大的花盆需要更多的水量才能浇透,因为植料体积大,水分渗透需要更多的量。例如,对于直径20 - 30厘米的花盆,浇水时可能需要1 - 2升的水量;而直径10 - 15厘米的花盆,0.5 - 1升的水量可能就足够了。
植料种类:如果植料比较疏松、透气性好,如颗粒状的植金石和树皮混合植料,水分渗透快,需要相对较多的水量;而如果植料比较细密,如含有较多腐叶土的植料,保水性强,浇水量要适当减少,防止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