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烂根后重新上盆需要谨慎操作,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 小心地将兰花从原花盆中取出。可以先轻轻拍打花盆四周,使植料与花盆壁分离,然后将兰花植株慢慢倒出。操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兰花的叶片和假鳞茎。
- 将兰花根部的旧植料轻轻抖落,然后仔细检查根系。使用干净、锋利的剪刀或修枝剪,把腐烂的根系全部剪掉。腐烂的根系通常呈黑色或褐色,质地软烂。对于那些虽然没有完全腐烂,但已经变色、变软或者有损伤迹象的根系部分,也最好适当修剪,以防止病害进一步蔓延。在修剪时,要将剪刀消毒,可以用酒精擦拭或者在火焰上快速灼烧一下,每修剪一次都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 修剪后的根系可以用0.1% - 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多菌灵溶液浸泡消毒。将兰花根系放入溶液中,浸泡10 - 15分钟。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有效杀灭根系上的病菌;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也能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
- 浸泡消毒后,将兰花根系从溶液中取出,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如果根系上有较大的伤口,可以用草木灰或硫磺粉涂抹伤口,这样既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又能帮助伤口干燥和愈合,防止病菌再次侵入。
- 重新上盆的植料要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以防止再次积水导致烂根。可以使用松栗王、植金石、树皮等混合植料。例如,松栗王含有一定的养分,能为兰花提供营养;植金石和树皮能够保证植料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将这些植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如松栗王30%、植金石40%、树皮30%,这样的植料组合有助于兰花根系的恢复和生长。
- 花盆的大小要适中,要根据兰花植株的大小和根系的多少来选择。花盆底部要有排水孔,以保证多余的水分能够顺利排出。材质方面,陶盆、塑料盆或紫砂盆都可以。陶盆透气性好,但保水性稍差;塑料盆轻巧,保水性较好;紫砂盆美观,透气性和保水性都不错。
- 在花盆底部铺上一层碎瓦片或陶粒,厚度约为2 - 3厘米,这样可以增加排水性。然后将混合好的植料放入花盆中一部分,大约填充到花盆的1/3 - 1/2处。
- 将处理好的兰花植株放入花盆中央,让根系自然舒展。在根系周围慢慢填充植料,边填边轻轻提动兰花植株,使植料填满根系间隙。注意填充过程中不要用力按压植料,以免损伤根系。填充到植料离花盆口约2 - 3厘米处即可。
- 重新上盆后的兰花不要立即浇水,先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让兰花适应新的环境。一般在2 - 3天后,可以浇一次定根水,但浇水量要少,使植料稍微湿润即可。之后要严格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通过观察植料的干湿程度来确定浇水时间,如用手指插入植料约2 - 3厘米,感觉干燥时再浇水。
- 在兰花恢复期间,要提供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将兰花放置在有散射光的地方,避免强光直射。可以将其放在室内靠近窗户但阳光不会直射的位置,或者室外树荫下。温度控制在18 - 28℃之间比较合适,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兰花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 刚上盆的兰花在短期内不要施肥,因为此时根系还在恢复生长,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很差。一般要等到兰花有新的生长迹象(如长出新叶、新根)后,再开始施肥。开始施肥时,要选择稀薄的液肥,如腐熟的饼肥水,将其稀释10 - 15倍后进行浇施,每隔1 - 2周施一次。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叶面施肥,如用0.2% - 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月喷施1 - 2次,为兰花提供必要的营养,促进其恢复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