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浇水过多的症状及挽救措施,及时止损

作者:cambrain     发布时间:2025-01-15     点击数:0    

## 一、兰花浇水过多的症状

(一)根部症状

1.根系变色腐烂

- 当浇水过多时,兰花的根系首先会受到影响。健康的兰花根系通常是白色或浅黄色,质地较硬且有弹性。而浇水过多会使根系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导致根系颜色变深,先是变成褐色,严重时会变为黑色。例如,春兰的根系在积水环境下,大约一周左右就会开始出现褐色斑点,随后斑点逐渐扩大并蔓延,最终整个根系腐烂。   - 腐烂的根系会失去原有的弹性,变得软烂。用手轻轻一捏,就能感觉到根系的组织已经损坏。这种情况下,根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影响兰花的整体生长。

2.根系异味

- 随着根系的腐烂,会产生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因为在缺氧和潮湿的环境下,土壤中的微生物开始分解腐烂的根系组织,产生一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例如,当建兰的根系腐烂时,凑近花盆就能闻到一股腐臭的味道。

(二)叶片症状

1.叶片发黄枯萎

- 浇水过多会导致叶片发黄。初期,叶片可能只是叶尖或边缘发黄,随后逐渐向叶片中心蔓延。这是因为根系受损后,无法正常供给叶片水分和养分,导致叶片中的叶绿素合成减少,进而出现发黄现象。例如,墨兰在浇水过多的情况下,新叶和老叶都会出现发黄症状,老叶可能会从底部开始逐渐枯萎。   - 严重时,叶片会变得软塌塌的,失去原有的挺拔和光泽。整个植株看起来萎靡不振,叶片会大量脱落,尤其是在底部的老叶更容易脱落。

2.叶斑病和炭疽病等病害增加

- 由于浇水过多导致环境湿度增大,兰花很容易感染叶斑病和炭疽病等病害。叶片上会出现褐色或黑色的斑点,斑点的形状和大小不一。炭疽病的病斑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中间颜色较深,边缘有一圈褐色的晕圈;叶斑病的病斑则可能呈现不规则形状。这些病害会进一步影响叶片的健康,导致叶片枯萎死亡。

(三)生长停滞

1.新芽生长缓慢或停止

- 兰花浇水过多会影响新芽的发育。原本应该茁壮成长的新芽,会因为根系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和水分而生长缓慢。例如,蕙兰在浇水过多的环境下,新芽可能会在刚刚萌出后就停止生长,长时间保持较小的状态。   - 严重时,新芽会出现腐烂现象。由于新芽比较娇嫩,在高湿度和缺氧的环境下,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从而导致腐烂,影响兰花的繁殖和后续生长。

2.不开花或花期缩短

- 对于成年兰花来说,浇水过多可能会导致不开花或者花期缩短。因为兰花在花芽分化和开花过程中,需要合适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当根系受损后,植株会优先将养分用于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不是花芽的发育和开花。例如,蝴蝶兰如果浇水过多,可能会出现花芽枯萎的情况,即使开花,花朵也会提前凋谢,花期明显缩短。 ## 二、挽救措施

(一)停止浇水并排水

1.停止浇水

- 一旦发现兰花浇水过多,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浇水。让花盆中的土壤或植料有时间自然干燥。根据兰花所处的环境和土壤湿度情况,一般停止浇水3 - 7天。例如,如果是在比较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土壤排水性也较好,停止浇水3天左右就可以;如果环境通风差,土壤积水严重,可能需要停止浇水5 - 7天。

2.排水处理

花盆排水孔疏通:检查花盆的排水孔是否堵塞。如果排水孔被泥土或杂物堵塞,要及时清理。可以使用牙签或小木棍等工具,轻轻将堵塞物挑出,确保排水孔畅通无阻,让多余的水分能够顺利排出。

垫高花盆:将花盆垫高,使花盆底部与放置面有一定的空隙,这样可以加快水分的排出。可以使用砖块、木块或专门的花盆垫脚,将花盆垫高3 - 5厘米。例如,将兰花盆放在几块叠放的红砖上,让花盆中的积水能够通过排水孔流出,同时空气也能更好地进入花盆底部,改善根部的通气状况。

(二)检查和处理根系

1.脱盆检查根系

- 小心地将兰花从花盆中取出,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将根系上的泥土或植料轻轻抖落,然后仔细观察根系的状况。找出已经腐烂的根系部分,腐烂的根系通常是黑色或褐色,质地软烂。

2.修剪根系

- 使用干净、锋利的剪刀或修枝剪,将腐烂的根系剪掉。修剪时,要将腐烂部分全部剪掉,直到看到健康的白色或浅黄色根系组织。对于一些虽然没有完全腐烂,但已经变色变软的根系部分,也最好剪掉一部分,以防止病害进一步蔓延。例如,在修剪春兰的根系时,要将腐烂部分剪成斜口,这样可以减少伤口面积,有利于根系的愈合。修剪后的根系可以用0.1% - 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多菌灵溶液浸泡10 - 15分钟,进行消毒处理。

(三)更换植料和重新种植

1.选择合适的植料

- 重新种植兰花需要选择透气性好、排水性强的植料。可以使用松栗王、植金石、树皮等混合植料。例如,松栗王和树皮可以提供一定的养分,植金石能够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将这些植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如松栗王30%、植金石40%、树皮30%,这样的植料组合有助于兰花根系的恢复和生长。

2.重新种植兰花

- 将消毒后的兰花根系放入新的植料中,注意要让根系自然舒展。在填充植料的过程中,要边填边轻轻提动兰花植株,使植料填满根系间隙。填好植料后,轻轻压实,使植料与根系紧密结合,但不要过度压实,以免影响植料的透气性。重新种植后的兰花要放置在通风良好、有散射光的地方,让其慢慢恢复。

(四)调整浇水和养护方式

1.调整浇水频率和方法

- 在兰花恢复期间,要调整浇水频率。根据兰花品种、植料的排水性和环境湿度等因素,采用少量多次的浇水方式。例如,在春季和秋季,当植料表面干燥后,再等1 - 2天浇水;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可以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每次浇水量要少;冬季温度低,兰花生长缓慢,要减少浇水频率,一般每7 - 10天浇一次水。浇水时,可以采用浸盆法或沿盆边缓慢浇水的方法,避免直接将水浇到叶心,防止积水。

2.加强通风和光照管理

- 保持良好的通风是兰花恢复的关键。可以将兰花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或室外遮荫处。如果是在室内,要经常打开窗户通风;如果是在温室或兰棚中,要保证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同时,要提供适当的光照。兰花是喜阴植物,在恢复期间可以将其放置在有散射光的地方,避免强光直射。例如,将兰花放在树荫下或使用遮阳网,使兰花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