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给兰花浇水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 冬季气温较低,兰花生长缓慢,对水分的需求减少。与其他季节相比,浇水频率应大幅降低。例如,在北方有暖气的室内,温度较高,兰花可能每1 - 2周浇一次水;而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室内或者室外环境中,兰花可能每3 - 4周甚至更长时间浇一次水。这是因为低温下兰花的新陈代谢减缓,水分蒸发速度也变慢,过多的水分会使植料长时间保持湿润,容易导致根系腐烂。 - 具体的浇水频率还需要根据兰花的品种、植料的排水性和室内外的实际温度来确定。如墨兰相对比较耐湿,浇水间隔可以稍短一些;春兰在低温环境下更耐旱,浇水间隔可适当延长。
- 冬季最好在一天中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候浇水,比如中午时分。这是因为中午温度较高,水温与室温差异较小,对兰花根系的刺激也较小。如果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浇水,水温可能会比植料温度低很多,当冷水浇灌到植料中时,根系会受到冷刺激,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可能导致根系冻伤。
- 用于浇灌兰花的水,水温要尽量与兰花生长环境的温度相近。可以提前将水放置在室内,让水的温度自然上升到与室温相同或接近。例如,如果室内温度是15℃,那么浇水的水温也应该在15℃左右。避免使用温度过低的水,如直接从水龙头接出的冷水或者在寒冷室外放置的水。 -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将水稍微加热,使其温度略高于室温,但不要超过20℃,这样在浇水时可以给兰花根系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同时也能减少因水温过低而导致的根系损伤。
- 冬季浇水时,要采用小水慢浇的方式。避免大水猛灌,因为这样容易使植料中的温度迅速下降,而且可能会导致植料积水。可以使用细嘴的水壶或者喷雾器,将水缓慢地浇在植料表面,让水慢慢渗透到植料中。例如,对于颗粒状植料,如植金石、珍珠岩等混合的植料,小水慢浇可以使水均匀地分布在植料颗粒之间,既能保证根系吸收到水分,又不会造成积水。 - 对于用苔藓等保水性强的植料种植的兰花,更要注意控制浇水量。可以先观察植料表面的干湿程度,用手指轻轻按压植料,如果感觉还有一定的湿度,就可以暂时不浇水。
- 在浇水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将水浇到兰花的叶心和花朵上。冬季气温低,叶心和花朵处如果积水,很难及时干燥,容易引发腐烂。如果不小心将水浇到了叶心或花朵上,要及时用干净的纸巾或软布吸干水分,防止水分残留导致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