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生长对环境湿度有一定的要求,不同品种的兰花对湿度的适应范围略有差异,但一般来说,兰花生长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在60% - 80%之间。
- 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兰花的叶片能够保持较好的光泽和柔韧性,有利于兰花的生长。但是,如果湿度过高且通风不良,就容易引发各种病害,如炭疽病、白粉病和根腐病等。因为高湿度为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真菌和细菌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繁殖,使兰花感染病害。
- 当空气湿度较低时,兰花的叶片容易出现干尖、发黄等现象。这是因为水分蒸发过快,兰花叶片的水分供应不足。长期处于低湿度环境下,兰花的生长会受到抑制,花芽分化可能会受到影响,花朵也可能会提前凋谢。
喷雾法:这是最常用的增加空气湿度的方法之一。使用喷壶将水喷成细雾状,均匀地喷洒在兰花周围的空气中。注意不要直接将水喷到兰花的叶心和花朵上,以免引起积水导致烂心或花朵受损。在天气干燥的季节,如冬季室内有暖气或者夏季高温时,可以每天早晚各喷一次。
加湿器:在室内种植兰花时,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根据房间的大小和兰花的数量,选择合适功率的加湿器。将加湿器放置在兰花附近,但要注意避免加湿器喷出的水汽直接对着兰花吹,防止局部湿度过高。同时,要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水盘法:在兰花花盆的底部放置一个托盘,在托盘里加入适量的水和石子。将兰花花盆放在石子上,使花盆底部不直接接触水面。水会通过蒸发增加周围的空气湿度,这种方法简单有效,而且可以持续为兰花提供一定的湿度。不过,要注意及时补充托盘里的水,并且避免水盘中的水滋生蚊虫。
种植植物组合:可以将兰花与其他喜湿植物一起种植,如苔藓、蕨类植物等。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从而增加周围的空气湿度。同时,这种植物组合还可以营造出一个更加自然美观的生态环境。
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是降低空气湿度的关键。在室内,可以通过打开窗户、使用风扇或者安装通风设备来加强空气流通。在温室或兰棚中,要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保证空气能够及时排出。例如,在湿度较高的早晨或雨后,及时通风可以有效地降低湿度。通风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湿度情况而定,一般每天通风2 - 3小时。
除湿设备:在湿度较高且通风条件有限的环境中,如地下室或者在雨季时的室内,可以使用除湿机来降低空气湿度。根据空间大小选择合适除湿量的除湿机,将湿度控制在兰花适宜生长的范围内。
调整浇水频率和方式:如果发现环境湿度较高,要适当减少浇水的频率和浇水量。同时,可以改变浇水方式,例如采用浸盆法浇水时,要缩短浸盆时间,避免植料过于潮湿。另外,在浇水后,可以将兰花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多余的水分尽快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