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烂根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以下是对兰花烂根原因的剖析以及相应的挽救措施:
原因:这是兰花烂根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兰花的根系是肉质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储存能力较强,但如果土壤长期积水,会导致根系缺氧。过多的水分会使土壤中的空隙被填满,空气无法进入,根系无法正常呼吸,进而引起细胞坏死和腐烂。例如,在雨季或者浇水过于频繁,没有考虑到兰花植料的排水性时,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挽救措施:首先要停止浇水,将兰花从花盆中轻轻取出,避免对根系造成进一步的损伤。然后用清水冲洗根系,把附着在根系上的烂泥和杂质冲洗干净。仔细检查根系,用消毒后的剪刀将腐烂的部分全部剪掉,直到露出健康的白色或浅黄色组织。修剪后的根系可以浸泡在0.1% - 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10 - 15分钟进行消毒,然后将兰花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重新种植时,要更换排水良好的植料,如增加植金石、珍珠岩等颗粒植料的比例,并且在种植后的一段时间内要控制浇水频率,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等植料表面稍干后再浇水。
原因:虽然浇水过少直接导致烂根的情况相对较少,但长期缺水会使兰花根系干瘪、枯萎,然后在突然大量浇水时,根系无法适应,容易造成损伤,进而引发烂根。例如,一些兰花在长期干旱后,根部的细胞已经失去活性,突然浇大水,根系会迅速吸水膨胀,导致细胞壁破裂,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挽救措施:同样需要将兰花脱盆,检查根系并剪掉腐烂部分。之后按照上述消毒和晾干的步骤处理,重新种植时,要注意调整浇水习惯,合理控制浇水频率,根据兰花品种、季节和环境等因素,为兰花提供适量的水分。
原因:如果植料过于黏重、紧实,透气性差,会导致根系周围的空气流通不畅。例如,使用了过多的园土或者没有经过充分腐熟的植料,根系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就容易引起烂根。另外,一些劣质植料在浇水后可能会发生板结现象,也会影响根系的呼吸。
挽救措施:将兰花从原植料中取出,清理根系。更换透气性好的植料,如松栗王、树皮、陶粒等混合植料。重新种植时,要注意植料的填充方式,不要过度压实,保证根系周围有足够的空气间隙。
原因:新购买的植料如果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可能会携带病原菌、虫卵等有害生物。在种植兰花后,这些病菌会在适宜的环境下滋生,感染根系,导致烂根。例如,一些未经处理的树皮植料可能含有真菌孢子,当兰花根系受损或者环境湿度适宜时,真菌就会侵染根系,引起腐烂。
挽救措施:对剩余的植料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通过暴晒、蒸煮或者用杀菌剂浸泡等方式。同时,对已经烂根的兰花按照前面提到的脱盆、修剪、消毒和重新种植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且在后续的养护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兰花的生长状况,防止病菌再次感染。
原因:使用了浓度过高的肥料或者施肥频率过高,会使土壤中的肥料盐分积累过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系细胞内的浓度,从而使根系细胞失水。根系在这种高浓度的肥料环境下会受到损伤,进而引发烂根。例如,使用未充分稀释的化肥或者过量的有机肥,都会造成肥害。
挽救措施:如果是刚施肥不久发现肥害,可以立即用大量清水浇灌兰花,以稀释土壤中的肥料浓度。然后将兰花脱盆,冲洗根系,剪掉受损严重的根系和叶片。重新种植在新的植料中,一段时间内不要施肥,待兰花恢复生长后再谨慎施肥,且要注意薄肥勤施,按照正确的施肥浓度和频率进行操作。
原因: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土壤中会继续发酵,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和有害气体,如氨气等。这些热量会灼伤根系,有害气体也会对根系造成伤害,导致根系腐烂。例如,直接使用生的鸡粪、牛粪等作为肥料,就很容易引发这种问题。
挽救措施:将兰花从含有未腐熟有机肥的植料中取出,清理根系,剪掉烂根部分。然后用清水冲洗根系,消毒后重新种植在经过消毒处理的植料中。以后要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并且注意施肥的位置,避免肥料与根系直接接触。
原因:一些根部病害,如根腐病,是由真菌或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原菌会侵入根系,破坏根系的组织结构,导致根系腐烂。例如,尖孢镰刀菌是引起兰花根腐病的常见病原菌,它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并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进入根系。
挽救措施:发现兰花烂根是由病害引起的,要及时将病株与健康植株隔离,防止病害传播。脱盆后,剪掉所有腐烂的根系,用0.1% - 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其他杀菌剂浸泡根系进行消毒。更换新的植料重新种植,并且在种植后,可以定期使用杀菌剂进行灌根预防,如每隔1 - 2周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 1000倍液进行灌根。
原因:某些害虫会啃食兰花根系,造成伤口,使病菌容易侵入,从而导致烂根。例如,线虫会寄生在兰花根系内部,吸食根系细胞的汁液,导致根系组织坏死、腐烂。
挽救措施:如果发现是虫害导致的烂根,首先要确定害虫种类,然后采用相应的防治方法。对于线虫,可以使用阿维菌素等杀线虫剂进行灌根处理。同时,清理烂根,消毒后重新种植,并且要注意对植料进行消毒,防止害虫再次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