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分株繁殖技巧,掌握这些提高分株成活率

作者:cambrain     发布时间:2025-01-15     点击数:0    

兰花分株繁殖是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以下是一些提高分株成活率的技巧:

一、分株时间选择

1.春季

适宜原因:春季气温逐渐回暖,一般在15 - 25℃之间,此时兰花的生理活动开始活跃,新芽开始萌发,是兰花分株的最佳时期之一。分株后,兰花能够利用春季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快速生根发芽。例如,在3 - 5月间,兰花的根系活力较强,新分株的兰花可以在这个时期迅速适应新环境,根系和新芽能够同步生长。

注意要点:春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分株后要注意通风,防止伤口感染和植料积水。同时,刚分株的兰花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要避免强光直射,给予适当的遮荫,让其有一个缓苗的过程。

2.秋季

适宜原因:秋季气温适中,通常在10 - 25℃左右,兰花在经过夏季的生长或者休眠后,此时进行分株可以为其提供新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根系在冬季来临之前恢复和生长。而且秋季是兰花花芽分化的时期,合理的分株可以调整兰花的生长空间,促进花芽分化。例如,在9 - 11月之间分株,对于一些需要在秋季进行花芽分化的品种,如建兰,有助于花芽的形成和发育。

注意要点:秋季天气逐渐变凉,分株后的兰花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夜间,避免温度过低影响兰花的生根和生长。同时,分株后要及时浇水,使植料与根系紧密结合,但也要注意排水良好。

二、分株前准备

1.工具准备

- 需要准备锋利的剪刀或手术刀,用于分割兰花的假鳞茎。还需要准备镊子、铲子等工具,镊子用于清理根系周围的植料,铲子用于移栽兰花。另外,准备好高锰酸钾溶液(用于消毒)、多菌灵等杀菌剂,以及合适的新花盆和植料。

2.兰花植株选择

- 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兰花植株进行分株。一般要求植株具有3 - 5个以上的假鳞茎,这样分株后的小株才有足够的养分储备来支持生长。同时,要检查植株是否有病虫害,避免分株传播病害。

3.植料和花盆准备

植料选择:根据兰花的品种和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植料。如国兰可以使用松栗王、植金石、树皮等混合植料,混合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要保证植料透气性好、排水良好并且含有一定的养分。

花盆选择:花盆的材质有陶盆、塑料盆、紫砂盆等。陶盆透气性好,但保水性相对较差;塑料盆轻便,保水性较好;紫砂盆美观,透气性和保水性适中。花盆的大小要根据兰花的植株大小和根系发达程度来选择,一般新盆的直径比旧盆大2 - 3厘米为宜,以保证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三、分株操作步骤

1.脱盆与清理

- 分株前几天要适当控制浇水,使植料稍微干燥,这样便于脱盆。脱盆时,将花盆倾斜,轻轻拍打花盆壁,使兰花植株和植料松动,然后将兰花从花盆中取出。如果兰花根系与花盆壁粘连较紧,可以用镊子或铲子小心地分离。取出兰花后,清理根系周围的旧植料,尽量减少对根系的损伤。

2.根系和假鳞茎检查

- 仔细观察兰花的根系和假鳞茎。剪掉病根、烂根和过长的根系。病根和烂根一般颜色发黑、质地软烂,修剪时要将其全部清除,避免感染健康根系。对于假鳞茎,要找到自然的连接点,一般每个分株至少要有2 - 3个假鳞茎,以保证分株后的植株有足够的养分储备和生长能力。

3.分割植株

- 使用消毒后的剪刀或手术刀,在假鳞茎的连接点处进行分割。分割时要尽量减少伤口面积,避免损伤过多的组织。对于一些根系紧密相连的植株,可以用手轻轻掰开,但要注意力度,防止根系折断。分割后的小株要立即用高锰酸钾溶液(0.1% - 0.2%)浸泡10 - 15分钟,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伤口。

四、分株后养护

1.上盆操作

- 在新花盆底部铺上一层排水层,如陶粒或碎瓦片,厚度约为花盆高度的1/5 - 1/4,以保证良好的排水性。然后将准备好的植料填入花盆一部分,将分株后的兰花植株放入花盆中央,使根系自然舒展。接着慢慢填入植料,边填边轻提兰花植株,使植料填满根系间隙。填好植料后,轻轻压实,使植料与根系紧密结合,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压实,以免影响植料的透气性。

2.浇水管理

- 分株后要浇一次透水,称为“定根水”。浇水时要缓慢,让水充分渗透到植料中。定根水可以使植料与根系更好地贴合,同时为根系提供水分。之后,根据植料的干湿情况和兰花的生长环境,合理调整浇水频率。在新根未长出之前,要适当控制浇水,避免植料积水。

3.光照和温度管理

- 分株后的兰花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避免强光直射。待兰花缓苗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光照。温度要保持在适宜兰花生长的范围内,如春季分株后,要注意防止倒春寒;秋季分株后,要注意保暖,避免温度过低。

4.施肥管理

- 分株后的一个月内,一般不建议施肥。因为此时兰花根系还在恢复阶段,对肥料的吸收能力较弱。一个月后,可以根据兰花的生长情况,适当施一些稀薄的液肥,促进兰花的生长。同时,要注意观察兰花的生长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