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可以有效调控墨兰金嘴生长的化学物质,但需要谨慎使用,以下是具体的使用方法:
#
主要成分及功能:常见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有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这些调节剂可以促进墨兰金嘴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例如,在扦插繁殖时,使用低浓度(如50 - 100mg/L)的IBA溶液浸泡插穗,可以刺激其生根,使新根数量增多、根系更加健壮。同时,生长素还能影响细胞的伸长,对植株的茎叶生长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主要成分及功能:6 - 苄氨基嘌呤(6 - BA)和激动素(KT)是常用的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它们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能使墨兰金嘴的侧芽萌发,增加分枝数量。在组培过程中,添加适量(如1 - 2mg/L)的6 - BA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有利于繁殖新植株。而且细胞分裂素还能延缓叶片衰老,保持叶片的绿色和光泽,延长观赏期。
#
主要成分及功能:赤霉素(GA)可以打破墨兰金嘴种子和球茎的休眠,促进萌发。例如,对于一些经过长时间储存的墨兰金嘴种子,用低浓度(如100 - 2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 - 48小时,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此外,赤霉素还能促进植株的茎伸长,使植株更加挺拔,但使用时要注意浓度控制,以免导致植株徒长。
#
准确称量:根据所需的生长调节剂浓度和使用量,准确称量相应的药剂。例如,要配制100mg/L的NAA溶液,称取0.1克NAA固体,放入小烧杯中。
溶剂选择与溶解:一般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作为溶剂。将称量好的药剂缓慢加入溶剂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如果药剂不易溶解,可以适当加热(但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60℃),以加快溶解速度。
定容保存: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溶剂定容至所需体积。配制好的溶液最好现配现用,若需要保存,应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在低温(4 - 8℃)、避光的条件下保存,以防止药剂分解失效。
#
浸泡法:用于促进生根或打破休眠时,可采用浸泡法。将墨兰金嘴的种子、球茎或插穗等放入配制好的生长调节剂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浸泡时间因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和处理对象而异。如前面提到的种子浸泡可能需要24 - 48小时,而插穗浸泡生根可能只需1 - 2小时。浸泡时要确保处理对象完全浸没在溶液中,并且溶液要充分接触到处理部位。
喷雾法:对于调节茎叶生长或延缓叶片衰老等情况,可以使用喷雾法。将配制好的生长调节剂溶液装入喷雾器中,在墨兰金嘴的叶片表面均匀喷雾。喷雾时要注意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在阳光强烈时喷雾,以免灼伤叶片。同时,要确保叶片正反两面都能喷到溶液,使生长调节剂能够充分被吸收。例如,使用细胞分裂素溶液喷雾可以促进侧芽萌发,喷雾间隔一般为7 - 10天,连续喷雾2 - 3次。
涂抹法:在需要对局部生长进行调控时,如刺激侧芽生长或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可以采用涂抹法。用棉签或小刷子蘸取生长调节剂溶液,涂抹在需要处理的部位,如茎尖、侧芽或伤口处。涂抹时要注意溶液的用量,避免过多溶液流淌到其他部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浓度控制: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对墨兰金嘴的生长效果有很大影响。浓度过低可能达不到预期的调控效果,浓度过高则可能对植株造成伤害,如导致根系畸形、叶片黄化、生长停滞等。因此,在使用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通过小范围试验确定最适合的浓度。
使用频率:不能过于频繁地使用生长调节剂。每次使用后,要观察植株的反应,根据生长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次使用。一般来说,同一生长调节剂在一个生长周期内使用次数不宜超过3 - 4次,以免对植株的生理机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环境因素影响: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会影响生长调节剂的效果。在适宜的温度(18 - 25℃)和湿度(60% - 80%)条件下,生长调节剂的吸收和作用效果较好。因此,在使用生长调节剂后,要尽量保持植株处于良好的环境条件下,以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