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树菊是莲瓣兰中极为珍稀和独特的品种,被誉为树形奇花之冠,以下将从其形态特征、发现过程、观赏价值、养护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形态特征
花型结构:花葶高大出架,小排铃时整个花葶呈粉红色,一箭两花,花形大气。花朵集蝶、奇、梅、树形于一身,每个花朵基本可分为六个层次。一层为三至四片窄萼片;二层萼片增宽;三层萼片增宽更多;四层似萼片又似花瓣,增宽后中部出现红色双条纹,具有蝶化变异特征,且瓣片增多;五层花瓣出现四至六瓣半硬捧雄性化变异特征,每个花瓣上都有淡黄色块状花粉团,围成圈状,包围着第六层的鼻头。
花色:花色为白底现红丝,粉白相间,清新秀丽又不失大气,在众多兰花品种中显得格外独特。
叶片:植株属宽叶莲瓣兰,叶片纷披,叶长50-70厘米,宽0.4-0.8厘米,叶片翠绿且富有光泽,与花朵相互映衬,更显优雅。
发现过程:2004年中秋节前后,四川会理县六华乡农民张平于金沙江畔采回一批中宽叶下山莲瓣兰。年末陆续起花蕾后,其中带花蕾的两苗残草和一苗壮草被会理邻县的一位兰花爱好者以110元选走。后经会理兰花协会孟显荣等25名会员及那位会东兰友集资入股26万元共同养植。2006年春,另两苗壮草又发两苗新壮芽,并着两莛花各两朵。同年2月,会理县兰花协会送展云南省大理州(鹤庆)第十届兰花博览会,“金沙树菊”荣获金奖,从此惊艳兰界。
观赏价值
奇特性:其树形花结构分枝众多,苞片花瓣状,主花花瓣多,菊形瓣,是中国兰花名品中前所未有的树形、多瓣变异,在兰花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新奇性和观赏性。
艺术性:花朵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奇中有正,正中有奇,从不同角度观赏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宛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极具艺术鉴赏价值。
稀缺性:金沙树菊作为莲瓣兰中的新奇品种,数量稀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其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生长习性
光照:性喜阳光,但忌强光直射,适合在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如室内靠近窗户处或室外有遮荫设施的地方,每天保持3小时以上的早上阳光照射为宜。
温度:喜温暖,较耐寒,畏高温,生长适宜温度在15-28℃之间,冬季温度最好不低于0℃,夏季温度尽量不要高于30℃。
土壤: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土壤中,可使用腐叶土、珍珠岩、蛭石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制培养土。
湿度:喜欢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为宜。可通过向植株周围喷水、使用加湿器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
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但由于金沙树菊树形花结构复杂,植株养分多供给花朵发育,可用于分株的健康侧芽相对较少,且分株操作时易使母株受伤害,增加感染风险,导致分株繁殖的效率和成功率较低。
种子繁殖:树形花的花朵较大且花瓣众多,产生的种子数量相对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种子繁殖的机会和成功率。但兰花种子细小,没有胚乳,在自然环境中萌发需要特定的条件,如共生菌的参与等,通常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人工培育,操作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