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并非只扎根于南方,在北方也有分布,但相对来说,南方的环境更适宜兰花生长,主要是以下气候要素在起作用:
- 大多数兰花品种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 - 25℃之间。南方地区的气温较为温和,四季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尤其是在冬季,南方的低温期较短,温度很少会降到对兰花造成严重冻害的程度。例如,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冬季的平均气温大多在10℃以上,许多兰花品种可以在这样的温度环境下安全越冬,持续生长。
- 南方地区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通常不会出现像北方部分地区那样的极端高温。而且南方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即使在夏季最热的时候,也有较多的遮荫和调节温度的自然条件。比如,山地、森林等地形地貌和植被覆盖能够提供一定的遮荫降温作用,使得兰花在夏季高温时也能在相对适宜的温度环境中生长,减少高温对兰花生长的不利影响。
- 兰花喜欢湿润的环境,南方的空气湿度普遍较高,一般年平均相对湿度能达到70% - 80%左右。高湿度的空气能够为兰花的叶片和根系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兰花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例如,在热带雨林等环境中生长的附生兰花,高湿度的空气可以使它们通过气生根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维持正常的生长和代谢。
- 南方地区降水充沛,年降水量较多,能够满足兰花对水分的需求。频繁的降雨可以为兰花补充土壤或基质中的水分,同时也有助于维持周围环境的湿润。而且,雨水还含有一些对兰花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如氮、磷、钾等,这些元素可以随着雨水被兰花吸收,促进兰花的生长。
- 南方的光照条件比较适宜兰花生长。在冬季,阳光相对柔和,光照时间也足够兰花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在夏季,虽然阳光强烈,但南方地区有较多的云雾天气和植被遮荫,使得兰花能够接收到充足的散射光,避免了强光直射对兰花叶片造成的伤害。例如,在一些山区或森林边缘种植的兰花,树木的枝叶可以过滤阳光,为兰花提供柔和的光照环境。
- 南方的土壤大多呈酸性,pH值一般在4.5 - 6.5之间,这种酸性土壤环境符合许多兰花品种的生长需求。兰花的根系在酸性土壤中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如铁、锰等微量元素。而且酸性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这些腐殖质是由落叶、枯枝等有机物分解形成的,能够为兰花提供充足的营养。
- 南方的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兰花生长基质。例如,在森林中,有大量的树皮、苔藓、落叶等,这些物质可以作为兰花的基质。附生兰花可以附着在树皮上,利用树皮上的苔藓和腐烂的树叶作为养分来源;地生兰也可以在含有丰富腐叶土的土壤中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