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老八种之一的“潘绿”,又称“宜兴梅”,诞生于清乾隆年间,由江苏宜兴的潘维明在浙江长兴寻得,后售予浙江太守吴幼云,吴幼云因其为潘氏寻得且为绿蕙梅而更名为“潘绿梅”。以下将从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鉴赏价值等方面揭开其低调却迷人的面纱:
叶片:植株株型紧凑,叶姿斜立,叶片质厚硬糯,翠绿有光泽,通常有6-8张,长60-70厘米,宽1厘米左右,叶面呈深“V”字型,叶尖尖钝,叶尾背部主脉有粗齿,有“三面齿”现象。
花朵
外三瓣:为五瓣分窠,偶有鼻柱粘连,拱抱绽放,瓣质厚糯。外三瓣收根放角,瓣端急收有起兜感,主瓣久开盖帽,平肩,瓣长3.2厘米,宽1.3厘米。
捧心:半硬蚕蛾捧心扁平光洁合抱蕊柱,长1.2厘米,宽0.6厘米。
舌瓣:大如意舌微宕不卷,长1.5厘米,宽0.9厘米,舌面彩斑较满且鲜艳,呈不规则状分布。
花莛:花莛绿色,挺拔斜出或直立,长55-60厘米,粗0.7厘米,花萼9-12朵,小花柄绿色,长4-4.2厘米,贴壳小箨衣长4.5厘米,质感厚糯微有透明感,筋纹疏朗。
惰花性:潘绿具有一定的惰花性,花期较晚,一般在春季晚些时候或者夏季初,开花相对较难,但一旦开花,观赏价值极高。
光照需求:喜欢半阴环境,忌强光直射,夏季需要遮荫、防暑降温,冬季可适当增加光照和注意保暖。
土壤要求:适合生长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肥力适中的土壤中,如腐叶土、珍珠岩、蛭石等混合配制,并加入适量腐熟有机肥或缓释肥。
湿度要求:空气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为宜,浇水要适量,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进行,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最好使用雨水、河水等软水。
历史文化价值:作为蕙兰老八种之一,潘绿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清乾隆时期传承至今,见证了兰花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观赏价值:潘绿的花朵形态优美,外三瓣平肩,瓣质厚糯,捧心光洁合抱,大如意舌鲜艳夺目,整朵花气宇轩昂。而且一莛数花次第绽放,犹如大雁振翅飞翔,观赏价值极高。
市场价值:在兰花市场中,潘绿作为传统名品,一直受到兰花爱好者的关注和追捧,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