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知名品种的选育与老八种的形成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特定的过程,以下是详细介绍:
基于自然变异:春兰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例如,花瓣的形状、颜色、数量,叶片的宽窄、长短、卷曲程度等方面的变化。一些特殊的变异如梅瓣、荷瓣、水仙瓣等被视为优良性状,一旦被发现,就可能被选育出来。如宋梅,就是在自然变异中被绍兴人宋锦旋选出。
依据传统审美标准:中国兰花鉴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严格的审美标准,选育时注重花形、花色、花香、叶姿等多个方面。要求花形端正,外三瓣短圆、紧边、质厚,捧瓣和舌瓣形态优美;花色以嫩绿、翠绿为上,素心兰更是备受推崇;花香清幽持久;叶姿飘逸、舒展、有韵味等。像集圆,因其外三瓣着根结圆,符合传统审美中的梅瓣标准而被选育。
观察花蕾特征:有经验的艺兰者往往通过审视花蕾来确定新种价值。名种春兰的花蕾,通常外包壳细长而紧裹,尖稍内空,中间膨臌,如圆弹状,壳尖大多有米粒状白点或丝状白毛,包壳厚实常具粉彩,细筋通梢,明显而清晰。通过对花蕾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兰花的品质和可能的花型。
宋梅:清乾隆年间由绍兴人宋锦旋选出,取名宋锦旋梅,习惯称宋梅。它是梅瓣型的典型代表,花型端庄,外三瓣紧圆,花瓣厚,周边薄且微微内卷,捧瓣和舌瓣形态优美,香气浓郁,叶姿优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被公认为春兰老八种之首。
兰花苗春兰老八种宋梅翠盖大富贵汪子绿瑛 集园浓香花苞绿植室内
集圆:最早在清光绪年被一云游高僧掘得,清咸丰二年,浙江余姚张圣林选育。其花的外三瓣着根结圆,因此得名“集圆”,别名“十圆”“老十圆”。它的叶形厚阔,斜立伸展,梢部半垂,高腰挺秀,花型为梅瓣形,有时也会开成梅形水仙瓣形,是春兰中的名品。
龙字:清嘉庆年间在余姚高庙山发现,为荷形水仙瓣之冠。其萼片圆阔而尖、紧边、厚、浅翠绿色,有透明感,侧萼片平伸或微下垂,花瓣短阔,有兜,分窠,唇瓣长而反卷,白色,上有2个长形、1个圆形呈品字形的3个鲜红色斑点,花型优美,色彩鲜艳,观赏价值极高。
万字:相传在清同治年间被发现,叶姿斜立,间有半垂,老叶呈弓形,叶幅较宽,叶色深绿,有光泽。花为梅瓣型,外三瓣短圆阔大,瓣端有尖峰,瓣肉厚,质糯润,紧边,收根细,花葶细长,高出叶架,亭亭玉立,以其独特的花型和优美的姿态入选老八种。
汪字:清康熙年间由浙江奉化汪克明选出。叶长25-35厘米,宽0.9厘米,页面有V形沟,叶斜立,色绿质厚。花型为水仙瓣,外三瓣长脚圆头,紧边,瓣肉厚,两侧萼片呈“一字肩”,花瓣为观音捧,舌瓣为如意舌,舌面有红点,具有典型的水仙瓣特征,且花姿端庄,神韵俱佳。
带花苞汪字 浓香 春兰老八种 水仙瓣 出架高 俊秀挺拔 花品端正
贺神梅:浙江余姚鹦哥山产,又名鹦哥梅,发现者已不可考。此品种中长叶,中立叶姿,叶幅狭细,叶色淡绿,三瓣极圆头,长脚,收根,花开平肩或飞肩,观音额捧,刘海舌,豆大红点鲜明,花格端正,为春兰梅瓣极品。
小打梅:据说由苏州一位名叫“小打”的花匠选出。叶呈弓形,叶色深绿。花为梅瓣型,外三瓣短圆,紧边,瓣肉厚,捧瓣为蚕蛾捧,舌瓣为刘海舌,舌面有红点,花葶细长,花朵小巧玲珑,以其精致的花型和独特的韵味成为老八种之一。
刘阁兰花苗 原生苗老种春兰 小打梅 老八种之一 现带花苞出售盆栽
桂圆梅:民国初年,由绍兴朱祥保选出,又名“赛锦旋”,意思是可与宋梅比高低。叶半垂,叶色深绿,有光泽。花为梅瓣型,外三瓣短圆,紧边,瓣肉厚,捧瓣为蚕蛾捧,舌瓣为如意舌,舌面有红点,花葶粗壮,花朵较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