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知名品种(老八种)的病虫害防治是兰花养护中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常见病虫害及应对方法:
#
- 炭疽病主要危害春兰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褐色小斑点,之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中央呈淡褐色或灰白色,边缘为深褐色,病健交界处明显。病情严重时,病斑会相互连接,导致叶片枯黄、坏死,甚至整株死亡。
改善环境:保持通风良好、湿度适中的养护环境。避免过度浇水,防止叶片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在室内养护时,要注意空气流通,降低空气湿度。
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 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 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 - 7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3 - 4次。
#
- 软腐病通常先从春兰的新苗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基部出现水渍状的小斑点,随后迅速扩展,导致叶片发黄、腐烂,有臭味。病情严重时,整个假鳞茎都会腐烂,植株倒伏死亡。
严格检疫:在引进新的春兰植株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止带有病菌的植株进入种植区域。
控制浇水: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浇水,浇水时不要让水溅到叶片基部和假鳞茎上。
药物防治:发现病株后,应立即将其隔离。对于发病初期的植株,可用农用链霉素3000 - 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 - 5000倍液进行喷雾和灌根,每隔5 - 7天处理一次,连续处理3 - 4次。
#
- 黑斑病主要侵害春兰的叶片。最初,叶片上出现黑褐色的小斑点,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斑。黑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后期黑斑会相互融合,使叶片枯萎脱落。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的传播源。
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使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 - 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 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 12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
#
- 介壳虫常附着在春兰的叶片、假鳞茎和花茎上。它们以吸食植株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发黄、枯萎,生长衰弱。介壳虫的虫体被一层蜡质外壳包裹,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有白色、黄色、褐色等。
人工防治:在介壳虫数量较少时,可以用牙签、毛刷等工具将虫体轻轻刮除。
化学防治:在若虫孵化盛期,可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 - 1500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 - 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 - 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
#
- 蚜虫主要聚集在春兰的嫩叶、花蕾和花上。它们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使叶片卷曲、变形,花蕾不能正常开放。蚜虫还会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观赏价值。
物理防治: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在植株周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蚜虫。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蚜虫的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化学防治: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 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 - 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 - 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
#
- 红蜘蛛多在春兰的叶片背面活动。它们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出现黄白色小斑点,之后斑点逐渐扩大,叶片失去光泽,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红蜘蛛繁殖速度快,危害严重。
改善环境:增加空气湿度,经常向植株周围喷水。避免植株处于高温干燥的环境。
生物防治:释放捕食螨,如智利小植绥螨等,控制红蜘蛛的数量。
化学防治:可选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 - 1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 - 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 - 4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
对于春兰老八种(宋梅、集圆、龙字、汪字、万字、贺神梅、小打梅、桂圆梅),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品种的生长特性和敏感程度。例如,宋梅叶片质地较糯润,在防治病害时要更加注意通风,避免叶片积水引发病害;龙字叶片较大,容易成为害虫的侵害对象,要加强对害虫的监测和防治。同时,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对兰花造成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