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春兰:传统品种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传承

作者:cambrain     发布时间:2025-01-11     点击数:0    

以下是关于春兰传统品种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传承的详细介绍:

春兰传统品种的独特魅力

花形之美

梅瓣:以“宋梅”为代表,外三瓣紧圆,质地软糯,宛如梅花般典雅,蚕蛾捧心,刘海舌,花形端庄大方,是梅瓣花的精典范本;“集圆”的外三瓣着根结圆,花型端庄隽秀,有时也会开成梅形水仙瓣形,蚕蛾捧心,质薄而柔,紧边收成兜状。

荷瓣:“翠盖荷”花色翠绿,中萼弧盖,三萼片短圆,质厚,收根放角,紧边,大罄口捧,大圆舌,是小型荷瓣花中的佼佼者;“环球荷鼎”的三萼片短阔放角典型,端弧圆紧边,收根细,短圆蚌壳捧,小刘海舌,属于高标准荷瓣花之艳丽稀珍品。

水仙瓣:“龙字”又名姚一色、余姚第一仙,外三瓣圆阔而尖,观音捧,大铺舌,舌上有倒品字形鲜红点,花型大,是水仙瓣中的代表品种。

奇瓣:“绿云”通常萼片4-5片,花瓣3-4枚,唇瓣2-3个,蕊柱2-3个,有时一莛双花,三萼短阔,收根放角明显,蚌壳捧或蒲肩捧,刘海舌,是荷瓣奇花稀珍品;“四喜蝶”萼片增一对生而呈“X”形,花瓣唇瓣化,形态奇特。

花色之韵

素净淡雅:像“月佩素”花色泽嫩翠,俏丽,花容柔丽,是素荷瓣中的名花;“云荷素”为狭瓣荷形素花,三萼长阔,紧边,收根放角,萼质厚实,色翠绿,搭配雪白大圆舌,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艳丽多彩:“环球荷鼎”花色绿泛黄托朱红晕,艳丽夺目;“迎春蝶”三萼短阔厚实,瓣上缀有浓绿色条彩,苞片紫红色,缀有暗紫筋纹,色彩对比鲜明,极具观赏性。

花香之幽:春兰的香气清幽淡雅,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如“瑞梅”“宋梅”等品种,开花时香气扑鼻,芬芳馥郁,且留香持久,能够为室内外环境增添一份雅致的气息。

叶姿之秀

直立挺拔:如“环球荷鼎”叶姿近直立,个别叶有翻扭,展现出一种刚劲之美;“鹤市”的叶片也是半垂且叶幅宽,叶尖锐,整体显得大气舒展。

弯曲飘逸:“宋梅”新叶坚挺,旧叶弯垂,相得益彰;“集圆”斜立伸展,梢部半垂,高腰挺秀,具有一种灵动的美感。

春兰传统品种的历史传承

历史起源:中国春兰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10世纪,《诗经》等古籍中已有关于兰花的记载。唐代养兰开始流行,盆栽养兰的方法出现。宋代国兰栽培更加兴盛,北宋黄庭坚所作《书幽芳亭》中将兰花比喻为君子,赏兰之风盛行,他还首次对春兰和蕙兰作了形态区分。南宋迁都杭州后,进一步促进了春兰栽培的发展。

发展历程

明清时期:兰艺进入鼎盛期,这一时期兰花专著大量涌现,如清代鲍薇省的《艺兰杂记》创立了“瓣形学说”,为筛选春兰瓣形花提供了依据,使春兰的鉴赏标准逐渐完善。同时,兰花也逐渐进入寻常百姓之家。

民国时期:评选出了春兰老八种,即宋梅、集圆、龙字、万字、汪字、小打梅、贺神梅和桂圆梅,这些品种成为了春兰中的经典,深受人们喜爱。此外,吴恩元先生在《兰惠小史》中记载了江苏、浙江、上海各地春兰名品91个(包括当时已失传的7品春兰),可见当时春兰品种之丰富和人们对春兰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春兰的种植经历了复兴、干扰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后,流失的品种不断被找回,还采用了科学的快速繁殖技术,使兰花名种得到广泛普及,大量野生稀珍品也不断被发掘出来。一些地区形成了春兰的规模化种植基地,比如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享有“中国春兰第一镇”的美誉,推动了春兰产业的发展。